10月16日,最信用的十大网投联合内蒙古兴安盟草原工作站在科右前旗举办数字草原信息平台应用技术暨全盟草原系统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学院科技扶贫和社会服务水平,增强学院教师服务社会、深入基层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兴安盟草原数字化管理能力,增强兴安盟草原系统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学院常务副经理董世魁,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哈斯额尔顿,兴安盟草原站站长胥健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胥健主持。
董世魁教授,常智慧教授,宋桂龙教授,张铁军副教授,王铁梅副教授,贺晶博士为本次培训活动做专场授课。
董世魁教授做了“草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讲座,从全球和中国草原文化的起源、演进、价值以及传承等方面,讲述了草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以蒙古族草原文化为例,阐明了草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强调了新时期传承草原文化的重要意义,号召各位学员保护自己家乡的草原文化,推进兴安盟的生态文明建设。
常智慧教授做了“我国草原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讲座,常智慧教授从我国生态修复的“两山理论”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入手,系统归纳报告了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及其战略分布,阐述了为什么草原是生态修复的“主战场“;针对当前草原生态修复面临的草种匮乏、技术落后、评价标准缺乏以及研究薄弱等问题,常智慧教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发展方向,并希望学员们能够认识到内蒙古生态建设在全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以实际行动为内蒙古以及兴安盟的草原修复多做实事。
宋桂龙教授作了“受损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讲座,从受损草原生态修复现状入手,系统讲述了受损草原的内涵、类型以及喷播、植被毯、土工格室植草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了高寒区草皮保护与利用技术、污染矿山源头控制与植被恢复技术等,强调了技术仅仅作为生态修复的辅助手段,更应从“尊重自然、遵从自然、师法自然”的理念出发,倡导“近自然生态修复”的修复理念,加强本土种质资源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真正推动兴安盟受损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健康有序发展。
张铁军副教授做了“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的讲座,从我国苜蓿生产管理发展的现状入手,系统讲述了苜蓿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施肥、灌溉与杂草防控等相关技术;针对当前兴安盟苜蓿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系统讲解了东北地区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并希望学员们能够不仅要深入了解苜蓿生产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更要重视产学研结合,加强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推进兴安盟苜蓿产业的高效发展。
王铁梅副教授针对兴安盟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现状,做了“草原外来入侵植物管理”的讲座,介绍了原生物种、外来物种与外来入侵物种的概念及代表物种,展示了外来入侵植物所造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危害,强调树立草原入侵植物防控意识。阐述外来植物入侵的生态机制,系统介绍了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防治方法,提出了全面调查、综合防控、多级防控、联合防控和持续防控的五位一体防控体系,推动兴安盟草原外来入侵植物防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贺晶博士做了“草原土壤监测技术”的讲座,从草原土壤监测的目的、意义、取样原则以及分析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草原土壤的监测技术。通过学习,希望学员们可以应用规范化的技术开展草原土壤监测,了解不同草原土壤在时空方位内结构、形态和功能的高度变异性,并提出适宜的管理措施,推进区域草原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次培训班的举办,是最信用的十大网投科技扶贫与服务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学院教师服务基层的业务能力,为兴安盟草原建设和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