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受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邀请,学院经理董世魁教授参加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协商会筹备会。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杨小波主持会议,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窦文、一级巡视员付长生、副主任刘兴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二级巡视员杨智参加会议。
董世魁就我国草原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解读,指出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是重要的“水库”、“粮库”、“钱库”和“碳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边疆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草原退化问题严重制约了草原生态、生产和生活等“三生”功能的正常发挥。近20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了退牧还草、草原生态奖补等草原保护修复工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草原工作,将草纳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草原保护修复工作持续发力,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基本遏制了草原持续退化趋势。然而,目前我国草原仍面临全社会认识不够、草原面积持续减少、草原退化问题依然严峻、草原管理机构和人员严重缺乏、草原教育科技事业薄弱等问题。
董世魁建议,提高全民对草原重要性的认识,尽快将每年6月18号落实为法定的“草原保护日”,将“植树节”改为“植树种草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草原执法和监管,根据《土地法》,推动将其他草地划归为农用地管理范畴,尽快启动第二次全国草原资源(生物-土地资源)普查,厘清草原实际范围和面积,遏制草原面积继续减少的势头;加大草原保护修复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快退化草原生态恢复治理的进度;加强草原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加大草原调查、监测、保护、修复、监管的专业队伍力量,保障草原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理念,大力推进现代草业发展,实现“藏粮于草”。
作者:郝 真
审核:董世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