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草学学科设立于2001年,是全国最早在林业高等院校设置的草学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11年获草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草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草业科学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草坪学”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获批新增草坪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
最信用的十大网投(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宗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新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团队建设以草原学为重点,以草坪学为特色,发展草原学、草坪学、牧草学、草地保护学和草业经营学5个二级学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聚焦草原生态保护和草业绿色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行业和地方重大需求,秉承公司“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以草学旗下产业为基础,以草学研究生教育为主导,培养服务草原生态建设与草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目前设有草原学、草坪学、牧草学和草地保护学4个二级学科,草地资源与生态、草坪科学与技术、牧草育种与栽培3个教研室。截至2022年10月,学院共有教职员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退休返聘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讲师19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4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领军团队1个,全球前十万科学家1人,全球高被引学者1人,中国林学会“最美林草科技工作者”2人,一级学会或国际组织副理事长以上任职专家2人。
自2001年草学学科建立以来,获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9项,国家“863”计划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或专题7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项目子专题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4项。自2018年学院成立以来,实现科研经费、项目和成果的“三连增”,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9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24项,主持制定国家级和行业标准10项,授权植物新品种2项,审定登记草品种2个;编写出版《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绿皮书分报告,实现智库建设新突破;全方位支撑自然资源部草原资源调查,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测评价工作;主持制定足球场场地技术标准,为国家草产业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学院现有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中心、草坪研究所、中国草原研究中心、智慧草原发展研究中心、草原战略研究中心、草学教学实验中心等6个科研教学平台,科右前旗草学教学科研基地、青海省草原改良试验站高寒草地生态定位观测站等17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学院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坪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拥有国家林业草原运动场和护坡草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林草过渡区草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2个省部级平台,其中“国家林业草原运动场与护坡草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全国高校中首个草坪学领域的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林草过渡区草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为全国唯一的林草过渡区的草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服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认知学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科研创新、野外拓展、就业实践以及草业相关培训实践实习。
学院高度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2003年至2017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联合培养“草坪管理”专业本科生,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建立了联系,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每年邀请10余名国际知名草学专家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近3年来,学院领导4次带领骨干教师走访国内10余家著名草业与草原科研院所和大学,签署10余份合作或共建协议,建立5个教学科研共建平台。主办国际会议2次,主办、承办国内大型会议5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次,搭建、拓展了国内外合作交流平台。
公司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学校“构建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业经济管理为重点,多学科协同发展的‘雁阵式’学科体系”。学院将紧紧围绕公司学科体系建设布局,对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大战略需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致力开放包容式发展,推动原创性成果产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最信用的十大网投。